之前为大家带来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要点的解读第一期。那么,接下来会为大家讲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要点的解读第二期内容。
本期内容会为大家带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评分标准、培育计划、审查要点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一、企业如何合理的进行自评分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70分(不含)以上合格)
序号 指标 分值 1 知识产权 ≤30 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0 3 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 ≤20 4 企业成长性 ≤20
1、知识产权(≤30)
序号 知识产权相关评价指标 分值 1 技术的先进程度 ≤8 2
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
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8 3 知识产权数量 ≤8 4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 ≤6 5
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
范的情况(作为参考标准,最多加2分)
≤2 1.1、知识产权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A B C D E 先进程度 7-8(高) 5-6(较高) 3-4(一般) 1-2(较低) 0(无) 支持作用 7-8(高)5-6(较高)3-4(一般)1-2(低)0(无)数量
7-8
(Ⅰ类1项及以上)
5-6
(Ⅱ类5项及以上)
3-4
(Ⅱ项3~4项)
1-2
(低)
0
(0项)
获得方式
1-6
(有自主研发)
1-3
(仅有受让、受赠和并购等)
编制标准/方
法/规范
1-2(是) 0(否)
加分项,总分不超过30分。相关标准、
方法和规范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认可。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
评分标准
同一科技成果
分别在国内外
转化的,或转
化为多个产品
、服务、工艺
、样品、样机
等,只计为一
项
A 25-30 ≥5项 强 B 19-24 ≥4项 较强 C 13-18 ≥3项 一般 D 7-12 ≥2项 较弱 E 1-6 ≥1项 弱 F 0 0 无
2.1、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分标准
科技成果: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资;向他人转让;许可他人使用;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以及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3、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
评分标准制定了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6
设立了内部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6
建立了科技成功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4
建立了科研人员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4
4、企业成长性(≤20分)
评分标准 A B C D E F
净资产增长率≤10分
9-10(≥35%)
7-8(≥25%)
5-6(≥15%)
3-4(≥5%)
1-2(>0)
0(≤0)
销售收入增长率
≤10分
增长率=1/2(第二年÷第一年+第三年÷第二年)-1
▷ 净资产=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增长率为负的,按0分计算。第一年末净资产或销售收入为0的,按后两年计算;第二年末净资产或销售收入为0的,按0分计算。
二、专项培育计划
(一)研究开发活动-定义
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不包括企业对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某项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装置、产品、服务、工艺或知识等)。
(二)研究开发活动-判断依据和方法
1、行业标准判断法:优先按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世界)性行业协会等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提供了测定科技“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技术、产品(服务)、工艺”等技术参数(标准)来判断。
2、专家判断法:如果企业所在行业中没有发布公认的研发活动测度标准,则通过专家进行判断。原则是:获得新知识、创造性运用新知识以及技术的实质改进,应当是被同行业专家认可的、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3、目标或结果判定法(辅助标准):检查研发活动(项目) 的立项及预算报告,重点了解研发活动的目的、创新性、投入资源(预算),以及是否取得了最终成果或中间成果(如专利等知识产权或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
(三)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项目的确定
1、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
2、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应按照各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
(1)人员人工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8)其他费用
(四)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归集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原材料、水电、试制、测试、检验、研发仪器的维修、租赁等费用。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技术常规性升级不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其中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
除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
(五)研发费用科目设置
1、设立研发支出一级科目,根据需要再进行3级明细核算,同时针对具体研发项目进行项目研发费用核算。
2、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研发费用二级明细科目。
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查要点
序号 审查项目 审查要点 1 企业无违规承诺
1、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无弄虚作假行为;
2、申请认定前一年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2 企业注册登记表 注册时间和注册资金的填写与营业执照是否一致。
3 申请书封面
1、认定机构是否为“青岛市”;
2、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4 主要情况表 近3年的经营情况包括净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 5知识产权汇总表知识产权均为有效的知识产权;申请认定时专利的有效性以企业申请认定前获得授权证书或授权
通知书并能提供缴费收据为准。
6 人力资源情况表
填写的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管理和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7 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
研发项目的名称、数量、起止时间、近3年研发费用应与专项报告和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数据一致。
8 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填写的研发费用数据应与专项报告数据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表相一致。需企业填报人签字。
9 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表
1、所填写的主要产品是否为其收入之和在企业同期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收入中超过50%的产品(服务)
2、应用到本次申报的知识产权的产品(服务)的收入是否占企业上年度总收入60%以上。
10 企业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情况汇总表(加分项)
相关标准、方法和规范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认可,应与所提供的附件相一致。
11 研发费用专项报告
是否是原件;是否对企业的研发费用相关编制说明发表明确的审计意见;其他费用是否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20%
12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报告
是否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及相关编制说明发表明确的审计意见。
13 近三年年度审计报告
审计数据是否与企业主要情况表中填写的近3年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总额数据相一致。
14 近三年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需提供主表及附件
15 其他
附件清单;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人员情况说明;
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企业近三年技术创新活动情况总结;
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证明材料;员工花名册;
企业荣誉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照片等材料。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要点解读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政策解读的内容,欢迎关注本站的政策解读栏目。